close

投票日就快到了,逛funp時,到處都是政治文,乾脆我也寫一
篇吧。不過我對政治的具體事件,不是很熟,也沒有興趣。就
寫一些我觀察到的概略現象,加上我的觀點,以此來哈拉~
不是綠就是藍,偶而再加上中間選民
我還是會看我喜歡看的部落格的政治文,從文章內容及網友的
留言回應中,可以發現通常有一些人支持某一政黨時,就會對
敵對的政黨宣判死刑,然後會開始說國民黨就是xxx,反之就
是民進黨就是xxx,完全不會給於任何希望和機會。
有一些人會開始舉一些事件和例子,來批判不認同的政黨。可
是要知道沒有哪一個政黨是十全十美的,沒有哪一個不曾做錯
事。於是雙方就會開始互挖瘡疤,各說各話。
我甚至發覺,對某些人而言,他不認同的政黨就算曾經做了哪
些好事,都是沒有用的,對他而言,不認同的政黨已經和許多
負面的標籤連結在一起,而自己認同的政黨,則有自己所認同
的正面標籤的連結及代表性。
這就像我們對一些產品品牌的認同與不認同。每一種知名的品
牌都有特殊的特徵及代表性。而這些特徵會加強我們的認同感。
品牌效應與死忠的粉絲
死忠的粉絲若用政治語言來說,就是基本盤,指怎樣都不太會
跑票的意思。這種情況其實很常見,要談這個之前,以下先說
一個故事。
可樂大挑戰(真實事件)
說到可樂你會想到什麼?想到美國文化?美國電影中的人物都
很愛喝可樂?還是想到可口可樂?
事實上在美國,可口可樂並不是獨占可樂市場。還有另一個分
庭抗爭的--百事可樂。
在1980年代,百事可樂在全美做了一個廣告。舉辦一個【百事
可樂大挑戰】:廣告找來一群愛喝可樂的人,從兩杯標記〔Q〕
與〔M〕的杯子各喝一口可樂,然後問他們喜歡哪一杯,大多
數選擇〔M〕杯,結果揭曉謎底後,〔M〕杯裝的正是百事可
樂。
我相信當時的測試者,應該有不少是可口可樂的支持者。
我的問題來了:
1.倘若你是死忠的可口可樂的支持者,你也接受大挑戰,且選
擇了〔M〕杯,你會接受〔M〕杯是百事可樂這個謎底嗎?
2.更甚者,若一開始,騙你說〔M〕杯是可口可樂,你選擇
〔M〕杯後,才又告訴你〔M〕杯其實是百事可樂,你能
接受嗎?
我想一定會有死忠的粉會說:天啊,這怎麼可能,我可是每天
都喝可口可樂的呀,百事那種怎麼可能比較好喝?
關於可樂口味實驗,2003年美國貝勒醫學院的神經學教授們,
利用最先進的核磁共震造影儀(MRI),又做了一次實驗,可
看這篇文:透視大腦內部運作 知道你在想什麼
從那篇文中可以發現,未被告知哪一杯是什麼,純粹喝可樂時
,喝百事--腦部某區會有比較好的反應。而一旦知道哪杯是可
口可樂時,則情勢整個逆轉,甚至影響到腦部的活動反應。
這就是品牌的力量。
事實上有些人愛的未必是可口可樂比較好喝,而是可口可樂這
個品牌的效應,這個品牌所代表的文化。
上面這個例子,也許可以把兩種品牌可樂,用藍綠政黨代替進
去,然後想想自己是否有這種情形。
品牌策略的定位---各自的優點,基本盤的考量
管理大師-麥可.波特曾說:〔要擬定獨特策略,必須痛下決心,
選擇做哪些事,決定【不做】哪些事〕,在品牌的定位上是如
此,事實上政黨的定位上也是如此。各自的定位都會帶來各自
的基本盤,而有時定位改變時,甚至會動搖基本盤。
回到可樂的話題,事實上,在【百事可樂大挑戰】推出後,可
口可樂原本很懷疑作假,然而自己也做測試後,卻發現57%偏
愛百事可樂,可口可樂經營者嚇呆了,趕緊思考對策,經過一
連串市場測試後,發現也許可口可樂太辛辣了,也許消費者口
味變了。於是〔新可口口樂〕(New Coke) 推出了。
可口可樂的高層對〔新可口口樂〕(New Coke) 信心滿滿。然
而結果呢?〔新可口口樂〕一敗塗地。為什麼呢?因為可口可
樂的粉絲(基本盤)全面反彈,紛紛抗議拒買。最後,可口可
樂公司被迫以〔經典可口口樂〕(Classic Coke) 為名,重新
推出原始配方的可口口樂。
(以上的例子,除了基本盤因素,事實上還牽扯到【百事可樂
大挑戰】的喝一口測試,這種測試是不太洽當的,因為只喝
一口,人們會偏愛甜口味的,但喝一整罐的話,就未必了。)
品牌的對立與代表性
如果品牌的建立是各建各的,那衝突就沒那麼大。可是若有
兩種品牌是互向對立,或一方塑造對立的話,那就會營造出
二元代表性,簡單的來說,對方是反,自己為正。
說到這點,就不能不提蘋果電腦了,(糟糕,蘋果的粉絲很多
耶。)那個,我當然不是說蘋果電腦整個品牌刻意塑造對立。
而是指很久以前(所以是往事啦),蘋果的Steve Jobs 很會
用一招,就是塑造 弱vs.強,把對手塑造成惡龍,如專制的
IBM,或邪惡的微軟帝國。關於這些可以看看黃文彥的一篇
文章:[隨手]歷久彌新,延續20年的梗
裡面有一個80年代Steve Jobs的影片,實在是塑造品牌對抗的
經典,所以在這裡,又貼一下:
結論:
如果民進黨是一種產品,國民黨是一種產品,那麼這兩個品牌
給民眾的感覺是如何?
你看到民進黨這個品牌就會想到什麼:愛台灣?本土?獨立?
貪腐?經濟不振?
你看到國民黨這個品牌就會想到什麼:經濟起飛?救經濟?善於
兩岸關係?白色恐怖?228?
我想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連結,就目前看來民進黨的品牌塑造似
乎比較好,以部落格圈來看,滿多的知名部落客是挺綠的。
xdite甚至在她的部落格這一篇文中說:
〔前幾天有記者問我,為什麼台面上表態的知名部落客都是挺綠
的,好像藍的一個都沒有。其實我也不知道,不過我再猜也許對
方覺得表態自己支持藍的是可恥的吧?〕
國民黨這個品牌會讓人連結到---可恥??
隨人說啦,不過我突然想,我不是知名部落客,應該不用表態
吧,哈哈~反正,我堅持當中間選民啦,直到投完那一天。不
過這年頭,中間選民未必吃香,不選邊站,兩邊不討好,有時
是兩邊都得罪。
可以轉載,請註明出處或連結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