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思考感想解析系列三,有關思考的感想 的第七點:
7.在碰到問題時,最常見的兩個困境是:1.漫無頭緒2.在同一個地方
打轉。
這一點其實是來自一本書:
《阿基米德的浴缸──突破性思考的藝術與邏輯》
這本書對於解題思考提出了一個很具突破性的說法,那就是一些
突破性的創意思考,焦點未必是在於人的心靈,而是在於問題的
特殊結構。
我覺得那本書真的說明了為何有些問題,有些人可以解決,有些
人則始終解決不了?其實原因就在於在思考的心靈運作時,對問
題本質的認識決定了思考的方向。
那本書也提出了碰到問題時,常出現的狀況:1處處可能的荒野
(問題的可能性極多)、2漫無頭緒的高原(找不到問題的明顯
線索)、3峽谷裡的探索(解題者一直在原地打轉)、4錯誤預
期的綠洲(陷入錯誤預期的答案)。而我取了其中兩點,也就
是我這一篇要談的。
關於在碰到問題時,最常見的兩個困境是:1.漫無頭緒2.在同一個
地方打轉。我提出我常用的思考方法。
這個方法沒什麼特別,但很實際。而且只是個方向和概念,思
考的效果還要靠具體的運作如何。方法很簡單:
第一.認識理解問題後,確認問題中的各種相關事物的事實。也就
是要知道問題中的每條資訊是事實呢?還是不確定?還是只是假
設?如果不確定的話要如何確定?是假設的話要如何證明?這些
事實確不確定會影響到解題嗎?
第二.提出假設。(怎麼提假設,我下次有機會再談。)簡單的來說,
這些假設是讓我們模擬一些可能性是對還是錯,是可行還是不
可行,或是眾多假設交叉測試比較來刪除其他可能性,找出真
正的原因,或是一個假設確認後進一步假設,不斷的往答案邁
進。這一點實行的難易度隨問題的而有所不同,可以說是關鍵。
第三.有了假設,便要論證。看是用邏輯,還是確實的數據資料。
當然資料越多越有說服力,但其間的時間勞力成本要自己拿捏
選擇。
第四.結論。對獨自的開放性思考練習,及自己觀念的建設時,未
必要有結論,因為有時結論就是一種武斷。但就現實中提出解
題方案時,無論如何都要有結論。有結論才能提出方案。所以
這時無論好壞,都要做選擇下結論,然後再提出具體的方案。
此外,關於在同一個地方打轉的話,就別再繼續解題了,要跳出
來。正如 有關思考的感想 的第 24.點:
24.思考問題而不得解時,別再專注於問題本身,而是要去思考分
析自己做了哪些努力。
一段時間沒寫文章了,今天這一篇寫得有點不清不楚,檢討中。
也就不寫例子了。關於確認事實,接著假設,論證假設,下結論
。這一串思考過程是麥肯錫顧問公司出身的人很常用的。(當然,
他們還有其他方法。)建議要看例子,可以去看這些人寫的書:如
大前研一的《思考的技術》
可以轉載,請先留言通知,並註明出處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