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話說前幾天在 digg 看到了一篇文章:
Picture: Yahoo vs. Google 1996 to 2005
文章裡頭貼了一張圖:
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farm4.static.flickr.com/3463/3376373930_fc94cf1a04_o.gif&width=750)
很有趣,光看圖的對照可發現Yahoo的首頁是越來越複雜,
Google則仍保持簡潔。(在digg的討論中有一些不同的看法。)
看完了,就這樣,可是我卻激發了一些想法。那就是歷史研
究,而且是未來的歷史研究。未來與歷史聽起來很矛盾。不
過我的意思是讓我們想像一下,在未來的歷史學家是如何研
究歷史的?比方說一百年後的歷史學家如何研究我們200X
年的歷史?
會有什麼不一樣嗎?會和現代的或過去的歷史學家不一樣嗎?
我想本質上是一樣的。不過未來的歷史學家多了一個研究參
考的資料-網路資料。
我說的不是研究網路歷史,也不是指網頁歷史備份,類似上
面那張圖。有一些網站如Wayback Machine 或 中国Web信
息博物馆 。都已有許多類似的記錄。不過我說的是層面更廣
的,包含全球所有網路資料的備份。
關於全球所有網路資料的備份,這項工作我不知道目前有沒
有相關單位在做。實際運作的技術和難度我也不太清楚。試
著推論一下,或許有部分資料備份是沒問題的。而有些部份
則牽扯到不同網路企業的私人會員資料,牽扯到擁有權和隱
私等等,可能沒有一個單一單位能備份全球所有網路資料,
此外資料的龐大和資料無時無刻都在增加,都是個問題。
原則上目前的網路資料除了公開部份外,其它的都是各別網
路公司所擁有的。不過,至少公開的部份應該要有全球備份
的工作,不然到了幾百年後不知道會遺失多少。
進入主題吧,倘若未來人類沒有被戰爭和環境污染給毀滅的
話。想像一下未來的歷史學家在研究我們今日的一些重要人
物,甚至是偉人時,他們應該不會放過網路資料這一部份。
(以往的歷史學家只有書面資料,不過資料顯然少多了,但未
來歷史學家的網路資料雖龐大,但可利用電腦搜尋幫助。)
假設我們前面提到的備份問題到了一百年後都不是問題的話,
(未來可能向各別網路公司,取得很久以前各自網路資料的備
份。)那麼我們今日在網路上的所作所為不就都被看光光。
(隱私只存於今日,對未來來說,歷史是不能有隱私的?)
比方說朱學恆在未來成為了歷史學家的研究人物,那麼他們
勢必會去查詢這個朱學恆的路西法地獄 的部落格資料(這
部落格我常去呀),一定會發現許多辛辣的資料的,哈哈~
又比如他們要研究某位偉人,經過辛苦的查詢鑽研,發現這
位偉人在當時的網路上有使用過許多ID,其中有些ID還常常
上色情網站,看來又能發現偉人們不為人知的一面。甚至未
來歷史學家藉由研究歷史的理由,要求取得各別ID的E-mail
中所有信件資料?
有人會說,侵犯隱私啊。我要說:歷史人物是沒有隱私的。偉
人更是如此。有聽說一句話:我死後,哪管洪水滔天。反過來
也是如此,過去歷史只有被研究的份,沒有抗議的能力。何
況歷史學家為了查明真相,恨不得偉人們從出生到死亡,吃
喝拉撒睡,最好每一刻都要有紀錄資料留下來,如此才最能
夠還原歷史的真實面貌。
所以才會有如 : 蔣介石的日記、豈是個好色而已?
情書:愛因斯坦與米列娃 (五十四封情書被公開?)
(話說情書算什麼,愛因斯坦連大腦都留下來被研究了說)
此外還有許多偉人見不得光的一面,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一
本書-所謂的知識分子。
當然,偉人私人資料被發現的例子,也有好的,但很少,經
典例子就是達文西的筆記。由於他筆記被發現,讓後人認
識到他除了繪畫外是個驚人的全才。(達文西的筆記本現存七
千多頁,1994年11月,電腦大亨比爾蓋茲以三千零八十萬美
元的高價,購得達文西的十八頁筆記。)
有了網路後,改變了許多事,有一些改變是不太會注意到的。
但確實造成了改變。可以想像百年後的歷史學家會發表如:XX
偉人的上網資料,或從XX網路資料發現XX偉人不為人知的一面。
可以轉載,請先留言通知,並註明出處。
全站熱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