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引自http://caixinshenbi.cn.busytrade.com/detail.php?tb_id=186121)
從2007年6月開始寫部落格,至今也摸索出一些寫部落格文章的習
慣,這些習慣我想還不至於太差,至少可以讓人看得懂,看得下去
,甚至有人還會幫忙推一下。這一篇就來寫關於我寫部落格文章的
習慣,以及看法。
以下的內容我會先談部落格文章,應該有的基本原則。接著再寫我
個人寫文章的一種方式,及我的一些主觀看法。
基本原則
基本原則說穿了就是文字的排版,要讓人看得下去,看得舒服。大
致有以下幾點需要注意:
1.字級:字的大小。
2.字距:字與字之間的距離。
3.行距:行與行之間的距離。
4.行長:即行字數,一行的字數。
5.段落:一段有數行,傳統文章通常以段首空格來分段,網路文章
,建議以空行來分段。
6.對齊方式:每一行排列下來的對齊方式。大致上有靠左對齊、靠
右對齊、左右對齊、置中對齊、分散對齊這幾種。
7.標點符號及錯字:一定要使用標點符號,不要用空格來取代。
至於錯字方面,光自己校對的話,誰也不敢保證一定不會有錯字
,但至少不要太離譜。(可使用教育部網路辭典輔助。)此外,
千萬不用注音文。
以上7點,由於非常基本,大多數的部落客們都不會有問題,此外,
有一些要點的拿捏,是屬於個人主觀的問題,比方說,並沒有硬性
規定字一定要多大?字距行距要多寬?行字數要多少字?一段要幾
行?我個人認為,重點是要讓看的人,看得下去,看得舒服,所以
我有一些建議,不妨參考看看。
Ⅰ.字距與行距請親自調整測試。
基本上字距不要緊縮,而行距大概為字級大小的50%到 100%。
這一點,雖然是小事,但影響很大。若字與字,行與行都擠在一起
,會看得很痛苦。
Ⅱ.行長不要太長,也不要太短。
一行的字數太多或太少都不好,要依整個版面及整篇文章字數來
調整。像我的話一行大約在25到30幾的字數。此外每行的字數如
不固定的話,也不要相差太多(每段最後一行例外。)這和對齊
方式有關。有些人會採取一句一行的方式,除非字數不多,不然
不建議一句一行,因為會使整篇文章文字的尾端,凹凸落差很大。
Ⅲ.一定要分段,每段不要太多行。
在網路上,偶而還是會看到有文章不分段。除非文章字數很少,否
則不分段的文章,我是絕對不看的。沒分段的文章會使人喘不過氣
,所以會不想看。此外,最好不要學傳統單篇文章的分段方式。
(學校教的單篇文章、傳統作文採起承轉合分段,一段比較多行。)
部落格文章應採用書本(內文為橫排的)的分段方式,自由多段,
一段最好不要超過8行。
Ⅳ.其他
比方像傳統的白底黑字,由於電腦螢幕的關係,及bbs的影響,和
網路的閱讀色彩豐富,改變人們的閱讀習慣。所以未必一定要白
底黑字,不過白底黑字仍然是很不錯的選擇。
個人寫文章的一種方式
要談之前,先說說我對目前部落格文章的分類看法,分類有很多種
分類法,我的一種分類法,把部落格文章分為兩類:一種是記敘抒
情,另一種是議論說明。
記敘抒情大致包括有寫旅遊,寫日記,寫生活周遭的事,這類文章
比較私人,要寫得好不容易,要不是生活過的真的很有趣,不然就
是文筆要很好,可參考酪梨壽司的日記。而議論說明的文章包括有
寫時事或政治(可是政治文通常抒情成份很濃,哈哈~),寫軟體
使用說明,或寫某種觀點及想法。當然這兩種分法很概略,並不
絕對,彼此混雜是很常見的。
我自己的部落格,寫議論說明的文章較多,很少寫記敘抒情的私人
文章。(偶而還是會寫發洩文啦~)接下來,有關我寫議論說明的
部落格文章,我是怎樣的寫法及看法。
1.引言
引言就是開場白,通常我的引言是為我什麼要寫這篇文章,有什麼
現象和因素引發我寫的動機,或者概略的介紹要寫的內容。
2.標題和小標題
我有時會在文章中,依內容加上大標題和小標題,這樣的作法一來
可以使文章看起來有區分的組織,不會因為太多論點而混雜。二來
在內容的上面加個標題,可以讓人清楚的知道接下來要談什麼。
根據麥肯錫的金字塔原理, 寫作時若觀點由上而下排序,可以讓閱
讀的人更容易理解吸收,也就是先給予對方一個概括的觀點,接下
來再分別說明其下的詳細論點。而我認為使用概括性的標題,便能
達到部分這樣的效果。

3.條列式的排出觀點
我也常常會把內容中重要的觀點,一一排列出來,甚至用1.2.3.4..
的方式排列,然後一一議論說明。這樣的寫法,有些人會認為比
較死板,所以排斥這樣寫。不過若站在閱讀者的角度,為了讓人
更容易清楚的理解文章中的觀點,條列式的排出來,其實是不錯
的方法,可參考使用。
4.觀點要盡量去論證
每個人都有很多看法和觀點,但寫出來讓別人看時,同時也要說
明這個觀點有何證據,沒證據也要說明是如何推論出來的,這樣
才有說服力。總不能寫說:啊,反正就是這樣啦,或者說這就是
事實。無論如何,提出數據或證據也好,舉例也好,譬喻也勉強
,說故事也行,再不然說明為何有那樣的觀點。總之要有東西來
支撐,不要寫出觀點就沒了。
5.證明很重要,說明也同樣重要
對寫文章詮釋觀點的立場來看,證明雖重要,說明也很重要,甚
至有時更重要。若提出了一堆證據,卻把文章寫得雜亂無序,沒
人看得懂,也是白搭。甚至詮釋主義有一句話:『我們不能證明
,只能說明。』(無論是否能證明,寫議論說明的文章,應盡量
先達到說明的效果,也就是讓人能夠清楚明白我們的觀點。)
6.盡量口語化與具體
寫部落格文章不是寫學術論文,能不用到專有名詞就不要用到。
(雖然還是有難以避免的時候。)尤其不要用一個專有名詞解釋
另一個專有名詞,總之能口語化就口語化。
至於強調具體,是因為寫議論說明時,有時難免會寫得比較抽象
,這時可以用舉例,說故事或者用圖片,讓所要表達的抽象事物
具體化,不然整篇都是抽象的談論,看得下去的人大概不多吧。
7.有圖不一定有真相,但更有魅力
寫部落格文章時運用一些圖片來輔助,已經漸漸是種趨勢了。從
根本來看,利用圖表輔助本來就是種好方法,像傳統的分析文章
也常運用各種統計圖表,無論是比率圖,矩陣圖,流程圖,概念
圖,長條圖,折線圖……等等,都是很好的輔助圖。

而現在的部落格文章,更是會利用一些圖片,來緩和文章的氣氛
,有時乍看下圖片和內容沒直接關係,但一旦理解有特殊的間接關
係後,便會覺得有趣。除了緩和整篇都是文字的壓力外,有時甚至
能從特殊的角度來來理解文章的內容。
8.寫個結論
可以的話,議論說明的文章還是寫個結論吧。未必要強調是結論,
也不一定要歸納整篇文章的重點,主要在於做個收尾,讓文章結束
得完整一點就可以了。
結論
總不能明顯的自打嘴巴,所以這裡當然有結論啦。結論就是雖然我
寫了這麼多,也只是我個人寫部落格文章的一種方式而已,參考一
下就好,連我自己也未必每一篇,都完全遵照以上的原則。此外,
若有人,想學習以上的觀點來寫,卻因此擠不出半個字,我的建議
是,把上面的觀點全部拋在腦後吧,能寫得出來,自己寫得爽,
才是王道呀~
可以轉載,請註明出處或連結。
全站熱搜